市面上洗鼻器種類有很多,但民眾不知道該選擇哪種洗鼻器比較合適,張醫師本身專業之一是教導洗鼻,並開發出淨鼻法來減少洗鼻的不適感。以下張醫師就市面上的洗鼻器做概括性的分析,並介紹與推薦使用 "淨鼻洗鼻器" 來配合張醫師開發出的 "淨鼻法" 洗鼻,可以讓民眾將洗鼻變成常規鼻腔清潔保健的好方式。
因為洗鼻是在家中自己清潔鼻腔,屬於個人用品,因此需要購買一個自己使用的洗鼻器。市面上洗鼻器主要分成三種,一種是調配好的(譬如舒洗滿洗鼻器),一種是擠壓式洗鼻器(像是NeilMed洗鼻器),還有一種是釋壓型洗鼻器(像是淨鼻洗鼻器)。調配好的一般能局部清潔鼻腔,沖洗量較小。擠壓式的洗鼻器鼻腔進水感強烈,且持續清洗時間短。
張醫師建議選擇釋 “壓型洗鼻器”(淨鼻洗鼻器),釋壓型洗鼻器只要按按鈕就可以出水,且其噴頭可以搭配張醫師研發的淨鼻法,能有效減緩初始進水感。此外,釋壓型洗鼻的好處是進水壓力低,能增加舒適感,且持續洗鼻時間較長(300ml 可以洗 30秒),能提升洗鼻效果。
✍️ 研究指出,較有效的洗鼻方式,是使用low pressure and high volume(低壓力&大容量)。所以釋壓型的洗鼻器可以自成流出水壓較低,且大容量(300ml),可以有較長的洗鼻時間(30秒以上)。擠壓型的出水量大(high pressure)且低容量(尤其有些擠壓型的是一顆球型,容量低,沖洗時間太短)。
![]() |
JAMA Ot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IF=6.22, Q1, 目前耳鼻喉科第一名國際期刊 連結: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29879268/ |
選擇哪種釋壓型洗鼻器?
洗鼻器目前在台灣被衛福部歸類為第一級醫療器材(網路上很多沒有醫療器材許可證的洗鼻器,患者購買前要記得確認清楚),其中釋壓型洗鼻器主要有兩種,一種是士康洗鼻器,一種是淨鼻洗鼻器。士康洗鼻器兼具釋壓型與擠壓型兩種方式,可以在釋壓時同時按捏瓶身加強沖洗效果,是不錯的選擇。而張醫師門診使用的是淨鼻洗鼻器,主要是因為其噴頭可以配合張醫師研發的淨鼻法使用,淨鼻法可以大大減低鼻腔沖洗的不適感,所以張醫師門診都是使用淨鼻洗鼻器教導患者操作洗鼻。
可以用熱水消毒洗鼻器嗎?
因為洗鼻需要用接近鼻腔溫度的水溫,也就是37度,所以一般會建議會使用冷熱水來調配溫度;且在洗鼻後,民眾也會使用熱水來沖洗消毒。張醫師建議使用的淨鼻洗鼻器使用的塑料材質可以耐熱到152度。
測試機構: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。測試日期:2021年12月28日。測試項目:(一)傅氏轉換紅外線光譜(FTIR):判斷塑料材質為聚丙烯(Polypropylene, PP),(二)熱示差掃瞄分析(DSC):判斷熔點溫度(Tm)為152度C。
在一般熱水器的使用溫度下是安全的。而其他牌子的洗鼻器,目前張醫師無法查到相關耐熱性測試的試驗報告,所以無法確定是否是可以耐高溫的材質。
如何使用淨鼻洗鼻器?
這邊張醫師直接先貼上衛福部審核通過的淨鼻洗鼻法影片教學,有需要的民眾可以直接觀看教學(淨鼻海鹽洗鼻鹽使用教學影片:衛部器廣字第11010004號;淨鼻草本洗鼻鹽使用教學影片:衛部器廣字第11010005號)。如果想對淨鼻法的細節有更深入的瞭解,可以參考張醫師這篇文章:洗鼻訣竅教學 - 如何讓洗鼻變成享受!,如果過去洗鼻有些不適感,可以參考張醫師這篇洗鼻相關Q&A:洗鼻相關Q&A。希望能幫助到需要洗鼻治療與照護鼻腔的民眾與患者們。
將洗鼻液配置好,然後準備四五張衛生紙放在洗手台旁邊。接著開始洗鼻!將洗鼻器的噴嘴貼入鼻孔,可以固定從一側開始(張醫師門診檢查後可以跟患者說適合從哪一邊洗或者兩邊都可以洗,跟鼻中膈彎曲的方向有關係),接著嘴巴持續張開微呼吸,然後按壓淨鼻洗鼻器瓶身底部的按鈕(注意:不需要用手捏壓瓶身,這個洗鼻器設計是只需按壓按鈕就可以持續出水),可以一次洗到完(大約30秒),也可以先洗一半(150ml)然後再換另一邊(有些患者覺得兩邊都洗效果更好,但是張醫師目前還沒有實證來說這樣比較有效)。
張醫師 “洗鼻教學門診”
✅ 嘉義長庚醫院(嘉義縣):每週二上下午與隔週四下午
✅ 台中長庚仁愛醫院(台中市):每週一上下午
✅ 衛福部嘉義醫院(嘉義市):每週三上午
📣 實際門診時間與掛號連結請參考 張醫師門診時間
📣 嘉義醫院:有時候衛教人員需要幫張醫師做實驗,不一定會到門診教學,如目的是來學習洗鼻的患者,可以先在週三早上打電話到嘉義醫院轉接張醫師門診,詢問今日是否有洗鼻教學。
📣 洗鼻教學門診可參考這篇文章: 專業洗鼻教學門診介紹